一:实验概述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二、免疫组化技术的优点
1
特异性强
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决定了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因此,免疫组化从理论上讲也是组织细胞中抗原的特定显示,如角蛋白(keratin)显示上皮成分,LCA显示淋巴细胞成分。只有当组织细胞中存在交叉抗原时才会出现交叉反应。
2
敏感性高
在应用免疫组化的起始阶段,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只有直接法、间接法等敏感性不高的技术,那时的抗体只能稀释几倍、几十倍;现在由于ABC法或SP法的出现,使抗体稀释上千倍、上万倍甚至上亿倍仍可在组织细胞中与抗原结合,这样高敏感性的抗体抗原反应,使免疫组化方法越来越方便地应用于常规病理诊断工作。
3
定位准确
该技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及呈色反应,可在组织和细胞中进行抗原的准确定位,因而可同时对不同抗原在同一组织或细胞中进行定位观察,这样就可以进行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对病理学研究的深入是十分有意义的
三:实验步骤
1、脱蜡
烤片:30min--1h(石蜡切片62℃)
机洗:约45min
去离子水清洗3次,每次2min/
2、抗原修复
柠檬酸钠(又名枸橼酸钠)缓冲液(约需ml),微波炉中高火加热至沸腾(火力3min)
加入标本,中高火(火力)加热8-10min,中低火(30火力)加热3min
冷却至室温(此时打开温箱调至37℃)
PBS清洗3次,每次2min
注:
中高火加热时,水蒸气沸腾,蒸发,所以盖子不能盖紧,防止压力过大,为避免干片,加热中途可在玻片盒中再加入适量缓冲液(目前实验室常用方法为火力加热6min后,在玻片盒中再加入适量缓冲液,继续火力加热1min)。
(抗原修复还有电饭锅煮沸法:即提前预热电饭锅,将水烧开,放入玻片盒水浴15min,电饭锅煮沸法不会导致干片,但丁香园推荐使用微波炉进行抗原修复,这一点大家可以自己摸索)
3、取出
取出玻片,用免疫组化油笔在组织周围画圈,与组织大约距离2mm,再滴加约50ulH覆盖组织(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37℃温箱湿盒孵育15min。
PBS清洗3次,每次2min
4、封闭
滴加约50ul5%BSA(PBS或TBS配置)覆盖组织,37℃温箱湿盒孵育30min。
5、孵育
一抗4℃孵育过夜,(同一组织应制备阴性对照组,即孵育一抗时孵育PBS,其他步骤相同)
6、复温
从4℃冰箱中取出,室温复温。
PBS清洗3次,每次2min
7、滴液
滴加反应增强液50ul,覆盖组织,37℃温箱湿盒孵育20min。
PBS清洗3次,每次2min
8、二抗
二抗37℃温箱湿盒孵育30min(配置DAB显色液*危险试剂,避光)。
PBS清洗3次,每次2min
注:
有的试剂盒要求先加二抗,再加反应增强液,(即第7步和第8步步骤颠倒,应仔细阅读试剂盒说明书,目前询问和查阅发现博士德公司试剂盒的DAB染色液不是很好用,可自行购买DAB染色液)
9、显色
DAB显色液50ul覆盖组织,滴加DAB显色液后可放在一张白纸上,用于观察颜色,方便对比,DAB显色液一般将组织染至深棕色后用去离子水洗片(终止DAB反应),5min3次;若DAB染色不理想可适当延长反应时间,但一般不超过15min(15min后仍无明显深棕色染色,延长反应时间并无较大意义)。
10、染色
苏木素染色液孵育10-15秒,(应根据苏木素的利用次数决定孵育时间,新使用的苏木素孵育时间应缩短,随着使用次数增加孵育时间),染好后立即取出,流水冲洗玻片背面至水变清为止
11、水浸
水浸3min(无特殊要求,自来水即可)
12、乙醇
无水乙醇浸泡3min
13、二甲苯
二甲苯浸泡5min
14、封片
自动封片机封片
15、拍照
晾干后观察,拍照
Tips;
1:DAB显色液为危险试剂,需避光
2:苏木素复染时间需要摸索,尤其阳性染色也在细胞核上。
3:一抗孵育最好在4度过夜
4:注意时间统筹,如在第三步用免疫组化油笔在组织周围画圈时,可打开温箱,因为温箱开机到达到预定温度需要一段时间。
5:所有步骤均要遵循的原则:不能干片(除非实验步骤中有要求干片)。
参考文献:
中国化工仪器网《免疫组化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生物学霸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muf.com/smry/5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