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苏木 > 苏木禁忌 > 正文 > 正文

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发展产业扶贫助力脱贫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6 10:13:11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脱贫攻坚,最有力的武器是产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拔掉“穷根”。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推动扶贫项目到村到户,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稳步脱贫。“政企抱团”助力脱贫夏日时节,阳光明媚,展旦召苏木长胜村村民高二中正在忙着喂猪喂牛。“以前只能种地,获得的收入勉强可以养家糊口。妻子患有尿毒症后,家里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在最艰难的时候,年骑士集团捐赠2头肉牛,极大缓解了我家的生活压力,在昭君镇承包了20多亩地,自己养殖20多头猪,年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年收入达30万元。”今年47岁的高二中感慨地说。骑士乳业在展旦召苏木已建成“骑士农场”和“骑士一期、二期牧场”三大产业基地,正在开工建设骑士牧场三期工程。展旦召苏木因地制宜优化社会扶贫方式方法,精准把握实体经济项目与扶贫产业项目结合点,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序推进骑士牧场三期工程建设,以品育业、以业带链、以链集群,创新开辟“一抓五促”合作模式,实现了企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相辅相成、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项目预计总投资1.5亿元,其中,苏木政府投入资金万,主要用于建设围产干奶牛舍、小挤奶厅,政企合作年限为6年,项目的运营、维护、管理全部由企业负责,政府每年固定回收投资额万元的8%。“骑士乳业与当地政府通过扶贫资金的形式对农牧户给予养殖补贴,并采取“一抓五促”合作模式:抓项目合作,促订单收购、促产业支持、促吸纳务工、促赊养回购、促统筹分配,整体提升项目。所获收益按照‘集体经济薄弱嘎查村优先、贫困人口集中嘎查村优先’的原则,统筹分配到各嘎查村,用于扶贫产业发展、支柱产业提质增效、扶贫成效巩固提升、小型公共设施建设、扶贫资产维护等方面”。骑士乳业养殖场经理乔世荣向记者介绍。变“废”为宝创办经济实体富民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黄木独颗粒饲料燃料加工厂由黄木独村集体和“百企帮百村”帮扶企业康宁爆破公司共同出资打造,配套购置打捆机等机械,总投资万元。年,村集体与承包户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经营黄木独颗粒饲料加工厂,加工厂以玉米秸秆、葵花、豆类等为原料,年生产颗粒饲料1.8万吨、颗粒燃料1.5万吨,基本满足周边各嘎查村绒肉羊养殖育肥,逐步取代家庭锅炉用煤和冬季取暖燃煤,变废为宝的同时,有力推动本地人居环境改善。饲料厂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生产情况58岁的王三小是黄木独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种地收入微薄后因病致贫,经村委推荐进入材料厂打工,每个月工资元,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王三小说:“黄木独村建了这么个厂子,对生活很有帮助”。黄木独村支部书记郝云说:“黄木独村充分利用颗粒饲料燃料加工厂优势,为贫困户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饲料厂每年给村集体上交年承包费用20万元,提升了农牧民的幸福感,也实现了村集体经济‘输血’变‘造血’”。发展“农香”合作社群众抱团脱贫致富记者见到道劳村村民许二林时,他正在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地里拔草。“以前只能种地,收入还可以。随着父母年纪增大又患有癌症,高额医疗费让家里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农香’合作社提供了帮助,我这几年种蔬菜每年差不多能收入10多万元,彻底拔了‘穷根根’”。今年59岁的许二林回忆起几年前的苦日子,感慨地说。连片的紫花苜蓿种植基地展旦召苏木以土地规模化经营为主抓手,在社会化服务、企业引进、土地整合、农牧民思想教育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全苏木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1万亩,土地合作经营面积突破3.5万亩,其中,合作社经营亩,代耕代种亩,土地托管亩,入股分红亩。道劳村支部书记刘世荣介绍:达拉特旗农香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是展旦召苏木道劳村10余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代表。合作社由80户社员共同持股,吸收带动周边多户农户发展集蔬菜种植、销售于一体的规模化产业,现有露地覆膜蔬菜余亩,温室大棚蔬菜多亩,年产出青红椒、辣椒、茄子等蔬菜0多吨,产品远销北京、山东等10多个省市,部分蔬菜经加工后制成速冻食品销往日本、欧洲等地,年创收超过万元。刘世荣(左三)和村民在田间中化现代农业达拉特旗技术服务中心于年在展旦召苏木建成投产,主要功能是围绕规模化种植户,依托测土配方技术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包括作物营养、植物保护、土壤改良、农机作业等核心功能。展旦召苏木党委副书记、苏木长高永权说:“年以来,展旦召苏木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个,有力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点发展,带动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展旦召苏木下一步会继续提高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逐步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鄂尔多斯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俊平

编辑:吴卓群校审:尚铁兵郝晓琴张茜终审:任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muf.com/smjj/5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苏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