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苏木 > 苏木价格 > 正文 > 正文

乌力吉木仁苏木守文化之根铸精神之魂澎湃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17 19:03:00
                            

“同学们,这张照片就是我们著名的曲艺大师毛依罕、琶杰和同仁们的合影。”在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苏木曲艺大师毛依罕陈列馆内,讲解员巩冬雅正在为来参展的学生们介绍陈列馆内的展品和珍贵物品。巩冬雅生动地讲解,让学生们对曲艺大师毛依罕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毛依罕是从扎鲁特旗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的蒙古族曲艺大师,在草原上,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演唱的好来宝、乌力格尔及英雄史诗、叙事民歌为蒙古族曲艺文化宝库留下了异常珍贵的艺术遗产。因而,乌力吉木仁苏木作为毛依罕的故乡,为了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年在白音图门嘎查建立了曲艺大师毛依罕陈列馆,收藏展出余件珍贵文物,并经常组织农牧民以及学校学生参观学习,让群众了解历史文化、民族瑰宝,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在学生们听完讲解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包毛敖海还为学生们表演了毛依罕大师的经典好来宝《铁牤牛》。好来宝变化多端的音乐、轻快活泼的节奏,听得学生们酣畅淋漓,学习乌力格尔好来宝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爱好。

“听了老师们的讲解和演唱,我对毛依罕大师和好来宝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到了我们的家乡原来有这么多优秀的曲艺大师,好来宝原来这么好听。”学生包雷雷跃跃欲试,表示想要学习演唱乌力格尔,让更多人了解优秀中华文化。

在坚守文化根脉的同时,乌力吉木仁苏木还加大对乡土人才的管理,以此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多渠道挖掘民间文化传承人,把乡土人才的传承力和创新力转换成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和百姓的致富力,实现非遗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在乌力吉木仁苏木,蒙古族手工刺绣文化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在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萨义玛等优秀乡土人才的带领下,该苏木从事蒙古刺绣的能手就有30余名,依托刺绣工艺品开设的店铺有3家,产品不仅受到群众的好评,还远销到了国外。

为了带动更多人通过学习刺绣,近年来萨义玛多次举办刺绣培训班,让广大妇女群众增添一门手艺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一份收入。目前,她已培训了多名刺绣爱好者。白音图门嘎查23岁的在校大学生澈丽格尔就是其中一位,每到暑假,她都会到萨义玛处拜师学艺。

“我母亲也是萨老师的徒弟,受到她们的耳濡目染,我从小就对刺绣有特殊的感情,刺绣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萨老师制作的作品和服饰有着丰富的地域特色,绣工精细、色彩和谐、卓尔不群,需要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澈丽格尔手中拿着萨义玛的作品,赞不绝口。

除了培训班里的徒弟,萨义玛还有很多“小徒弟”。平日里,萨义玛还担任着乌力吉木仁学校刺绣特色班的辅导员一职,每周两节课,她都会到学校手把手教学生刺绣的基本功,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对刺绣产生兴趣,让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是增强乡村群众精神力量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乌力吉木仁苏木利用自身独有的乡土文化,通过进一步优化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发挥乡土文化人才引领示范作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保护乡村本土文化,为乡村文化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将乡村的宝贵文化财富和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改善群众精神风貌,全面打造有灵魂、有活力的新乡村。

文图:包玲玲

原标题:《乌力吉木仁苏木:守文化之根铸精神之魂》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muf.com/smjg/10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苏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