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苏木 > 苏木性味 > 正文 > 正文

血管生成素2在大鼠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6/16 21:07:3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作者信息

郭徽灵胡世平汤发强吴宏郑建章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医院骨一科

基金项目:年省卫生计生青年科研课题资助项目(-1-6)

本文发表在《福建医药杂志》年第2期

骨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骨组织来源的原发性肿瘤,其发病早、进展迅速,死亡率与致残率均居高不下。尽管近年来医疗水平快速增长,但骨肉瘤的5年总体生存率依然令人绝望[1]。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血管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内外学者认为,血管生成素,特别是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为进一步了解Ang-2与骨肉瘤之间的关系,笔者构建骨肉瘤大鼠模型,观察Ang-2在大鼠骨肉瘤建模不同时期的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细胞的调控作用,旨在为骨肉瘤的诊断及潜在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细胞株和动物:MG63(人骨肉瘤细胞)细胞购于湖南丰晖生物;SPF级雄性BALB/c裸鼠25只,体质量20~22g[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沪)-],喂养于严格消毒的无菌层流动物房内,环境温度24~26℃,空气湿度40%~60%,饲料和水经过严格消毒后进食。

1.2 试剂和仪器:1)主要试剂:DMEM基础培养基,青霉素-链霉素混合液(Hyclone),胎牛血清,胰蛋白酶,Opti-MEM培养基(Gibco),Lipofectamine?,转染试剂(Invitrogen),Annexin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细胞周期检测试剂盒(南京凯基),RNAisoPlus(TaKaRa),小鼠血管生成素2(Ang-2)检测试剂盒(江莱生物)。2)主要仪器:CO2培养箱及烘箱(美国Thermo公司),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荧光倒置显微镜(日本NIKON),移液器(德国Eppendorf),离心机(中国白洋),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酶标仪(美国BIO-RAD公司)。1.3方法:1.3.1移植瘤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MG63细胞于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置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经消化、离心、重置后按比例传代或接种。实验组20只,取对数生长期MG63细胞悬液/mL,按0.1mL/只接种于裸鼠股骨下段髓腔内,制备裸鼠移植瘤模型;对照组5只同部位注射0.1mL生理盐水。瘤体接种后观察大鼠生存状态,分别于接种后5、10、15、20d随机取出5只大鼠分组,经眼眶后静脉丛取少量血液,制备血清样本;同时收集对照组血清样本。实验组大鼠采血后处死,切开皮下并剥离股骨,将股骨下段迅速切成小块,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用于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1.3.2Ang-2的ELISA检测和免疫组化分析:1)血液样本rpm离心20min,取上清液于-80℃保存。实验前将血清及ELISA试剂盒从冷环境取出在室温平衡后,参照说明书要求操作,最终在nm波长处测定A值。2)固定液中取出的组织置于包埋盒中,进行梯度脱水、浸蜡、包埋、切片、烘烤、脱蜡至水备用。取部分制作好的玻片先后置于苏木素及伊红溶液染色、晾干、封片,用显微镜采集图像;另一部分玻片进行抗原修复,用Ang-2抗体(稀释比例1:)4℃过夜、滴加生物素标记山羊抗小鼠IgG,37℃下孵育30min后行DAB显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并随机取5个视野拍照(×),以出现棕黄色颗粒作为阳性表达的判断标准。结果采用ImageJ软件对每张图片中的阳性细胞数进行统计分析。1.3.3敲减Ang-2基因表达的shRNA慢病毒穿梭载体构建:设计合成特异性敲低Ang-2基因的特异性shRNA,选择BshT1和EcoRI作为酶切位点,然后将引物离心至Ep管底,退火互搭后进行T4酶连接,转化后挑取2个菌落,摇菌后送测序。将测序比对正确的克隆,后将质粒进行扩增、提取。再取对数生长期的MG63骨肉瘤细胞,用含EDTA的胰酶消化重悬细胞并接种于6孔板上,汇合度至80%~90%时进行转染。1.3.4流式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1)细胞周期检测:细胞转染后设立干扰组,同时设置未敲减Ang-2基因shRNA转染的为对照组及未任何处置的空载组。消化收集细胞,并根据样本数量,计算所需染色工作液体积;临用前将RNaseA:PI工作液按1:9体积配制成染色工作液。收集并调整细胞浓度为1×/mL,取1mL单细胞悬液,离心去上清后加入冷乙醇μL固定,PBS洗去固定液,加入μL染色工作液,室温避光30~60min后上机检测细胞周期。2)细胞凋亡检测:细胞转染后用不含EDTA的胰酸消化收集,PBS洗涤2次,收集(1~5)×细胞,然后加入5μLAnnexinV-FITC及PropidiumIodide混匀,室温、避光反应5~15min,在1h内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和检测细胞凋亡。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数据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两组数据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大鼠血清Ang-2水平:实验组Ang-2在4个不同阶段较对照组(测定值为0)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Ang-2在5、10d时的水平逐渐升高,10d时达到顶峰,与其他时段相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图1)。

2.2瘤组织HE染色:瘤组织在5d时组织中细胞浆较多,细胞核浸润胞浆;10d时瘤细胞排列密集,细胞胞浆较少,核染色质聚集深染;15d和20d时部分细胞核聚集成团,胞浆增多(图2)。

2.3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在10d时,组织中Ang-2的阳性细胞数最高;在15d和20d时,组织Ang-2的阳性细胞数逐渐降低。见图3。

2.4流式检测细胞周期:与对照组相比,Ang-2基因干扰组S期细胞数减少,G1期细胞数增加(P0.05)。结果提示细胞被阻滞在G1期,干扰Ang-2基因可调控细胞周期。见图4。

2.5流式检测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Ang-2基因干扰组细胞凋亡数目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干扰Ang-2基因可提高细胞凋亡比例。见图5。

3讨论

骨肉瘤多发生于儿童以及青少年的长骨干骺端,以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为甚[3-4]。发病年龄的高峰主要集中于25岁之前,是青少年第三大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仅次于白血病和淋巴瘤[5]。在临床上,绝大多数骨肉瘤患者是由于出现静息痛或发现肢体局部包块而就诊,但此时骨肉瘤常常已经进展到了中晚期,且其恶性度高,进展迅速,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尤以肺部转移为甚,极易错过早期的绝佳治疗时机。故早期难以发现和诊断是骨肉瘤诊治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近年来,有研究者将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用于骨肉瘤的诊断,且被认为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6]。但因儿童在生长发育期会出现生理性ALP增高,其活性可超过正常人的1~2倍,而青少年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后,也会出现ALP增高。而骨肉瘤又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这限制了ALP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本研究发现,大鼠血清Ang-2含量在其骨肉瘤成瘤的早期就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ng-2蛋白在瘤组织中也呈高表达状态。这表明Ang-2对骨肉瘤的诊断有意义,对早期发现有一定的价值。有学者对不同分期的骨肉瘤患者血清进行Ang-2含量测定,发现Ang-2表达升高,且与骨肉瘤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故建议Ang-2也可用于骨肉瘤临床分期及预后的评估,这与本研究相符[2]。但有学者研究发现,在胶质瘤、血管肉瘤、乳腺癌、胃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组织中Ang-2均呈高表达,故Ang-2对骨肉瘤诊断的特异性不容乐观[7-8]。

肿瘤的发生发展都与血管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肿瘤组织的生长离不开新生血管提供营养,多种因素在血管新生方面起调控作用。有研究表明,Ang-2在肿瘤血管形成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9-10]。骨肉瘤发病早,进展迅速,早期便可出现血行转移,这也是骨肉瘤致死的重要原因,而血行转移的关键因素便是新生血管的形成。那Ang-2与骨肉瘤细胞生长关系如何呢?有学者报道,其通过上调Ang-2表达,发现能够促进骨肉瘤的血管新生,从而促进骨肉瘤的发生发展[11]。另有学者报道,Ang-2可有效调节血管生成,且在骨肉瘤患者出现淋巴转移或血行转移后,其含量明显升高[12]。这说明血管新生和骨肉瘤生长有密切的相互作用。一方面,骨肉瘤的迅速生长和细胞的代谢加速,导致了血管新生;另一方面,血管新生也加速了骨肉瘤的生长。本研究通过敲减Ang-2基因表达,并转染至MG-63骨肉瘤细胞中,发现细胞分裂会被阻滞在G1期,并会加速细胞凋亡。这为骨肉瘤的潜在治疗方法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综上所述,在骨肉瘤大鼠的血清中,Ang-2的含量早期即可明显升高,且抑制Ang-2的基因表达,可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提示,Ang-2检测可能作为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及潜在治疗的一个新的参考指标。

为了便于阅读,参考文献(略)

“叙事医学”栏目征稿启事

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推动医学人文发展,《福建医药杂志》自年开始,新设置“叙事医学”栏目。对该栏目优质来稿,本刊将优先发表,并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muf.com/smxw/777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苏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