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第二届土家族文学奖揭晓,诗歌《苏木绰拾起的诗意》(作者刘晓平)喜获单篇奖。
据悉,第二届土家族文学奖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与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评选范围为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期间,凡是土家族作家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发行的作品,以及其他民族评论家写的关于土家族文学的汉文评论,本届共评出优秀作品专集5(篇)部,优秀作品单篇5(篇)部,新锐2(篇)部,诗歌《苏木绰拾起的诗意》(作者刘晓平)也是张家界市作家和作品首次获此奖项。
刘晓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省作协理事、省文联委员、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协会主席。从年开始发表作品,在《人民文学》《民族文学》《中国作家》等几十种报刊发表过作品。其诗歌创作曾被中国诗歌学会原会长、《人民文学》原主编韩作荣誉为“城市与乡村的寓言”。《奇山异水张家界》入选科教版全国中学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三课。(鲁絮)
刘晓平:苏木绰拾起的诗意
草树
(田间草树与水车摄影:李宗功)
草树一看到你
我就想起我
儿时的草树那时
夜晚没有电视和电脑
乡村的草树间便是
伙伴们捉迷藏的天堂
亲亲的山妹呀
你要找的那个人
如今是否找到……
今天看到你草树
你完全变了模样
沉默着你
就像一位哲人——
献了谷子再献
身子稻草等着
主人的最后安排……
秋歌
(稻草把摄影:李宗功)
阳光在秋风的指使下
急匆匆从田野上走了一遍又
一遍果实都收获了
麻雀在田野里
齐唱着秋歌
新播的种子在
泥土的温暖中
唱着秋歌的和声又
开始了梦的旅程…
稻草人却还站立着
司守着他的职责
不知哪来的鸽群
带着呼啸的鸽哨
掠过秋收后的田野
村里的孩子
紧追不舍——
这是什么鸟
飞翔着还带着
这么好听的旋律……
舞者
(层篓舞李炎雄供图)
乡村舞者
都是生态的食粮
滋养的他们没有酬金的
要求外人来了即是客
舞之蹈之展示着
田野的风采也
愉悦了远方的来客
他们用自信的精神
喂养了远方的客人
歌者
(土家寿歌李炎雄供图)
寂寞了歌之
高兴了歌之
丰收了歌之
欠收了也要歌之
以歌庆喜亦以歌祈福
客来了歌之
客去了歌之
有了喜事歌之
有了丧事也要歌之
以歌庆喜也以歌致哀
乡村的歌者
歌即是食粮
歌即是生活
他们是精神喂养的乐者
星光
(云雾山寨摄影:李宗功)
昨夜的石堰坪
歌声起伏
蓝蓝的天空中星星
闪亮了一整晚而
相约和我数星星的人
却没有来我
等了一夜直到
凌晨才迎来惺忪的曙光
捂着剥开内心的冲动
寻找昨夜歌声里
那些欢快的旋律……
老人
(薅草锣鼓李炎雄供图)
在王家坪的乡村舞场
我看到了栅栏后欢笑的老人
老人有点举步維艰
他欢笑着点头的节拍
随着舞者旋律的节拍点赞
舞场曲尽人散了
老人却意兴未央
一个人来到舞场的中央
对着空山踏着节拍
有人说老人曾是乡村舞者
他的梦在田野也在舞场
人虽然老了梦却依旧
心从没有离开过自己的舞场……
蕃薯
(土家十八匠之篾匠摄影:李宗功)
在深深的泥土里扎根
在漆黑的土地下叹息
听惯了虫蚋鸣唱
习惯了藤状缠绕
我的兄弟般的蕃薯啊
在这个久旱无雨的日子
我们只能握紧拳头
挤在土地的炕头等待……
稻田
(板谷李炎雄供图)
那些散乱不堪荒芜的稻田
那些被房屋挤占的稻田
那些被现代高速路肆意压埋的稻田
需要另一些生命拯救的手
紧紧地搂住不可放松
那些生长稻谷的土地越来越少
人们是很容易忘记伤痛的
昨天的灾荒和饥饿渐渐远去
只有再重复一次饥饿
人们才会记得人
是离不开稻田的
“新张家界”编辑部编辑:dos责任编辑:王舒
往期回顾
市作协党支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暨学习研讨会
双11,搞事情,学费直降元
大庸沿革新证—研读方志所载“大庸溪”之领悟
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关于同意推出党建暨研学线路的批复
我怎么没看到你家的娃儿?
如有侵权后台留言,将及时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