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在左,电影在右,中间是生活。
▎图说
图为比利时漫画家BrechtEvens的作品。走在规则的几何图案上,明晦的记忆像胶片一样游走,原来我比光影脆弱。
▎收听
点击语音或下方视频,即可收听
回忆玛丽·安
作者:布莱希特(德国)
为你读诗:苏牧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导
那是蓝色九月的一天,
我在一株李树的细长阴影下
静静搂着她,我的情人是这样
苍白和沉默,仿佛一个不逝的梦。
在我们头上,在夏天明亮的空中,
有一朵云,我的双眼久久凝望它,
它很白,很高,离我们很远,
当我抬起头,发现它不见了。
自那天以后,很多月亮
悄悄移过天空,落下去。
那些李树大概被砍去当柴烧了,
而如果你问,那场恋爱怎么了?
我必须承认,我真的记不起来,
然而我知道你企图说什么。
她的脸是什么样子我已不清楚,
我只知道:那天我吻了它。
至于那个吻,我早已忘记,
但是那朵在空中漂浮的云
我却依然记得,永不会忘记,
它很白,在很高的空中移动。
那些李树可能还在开花,
那个女人可能生了第七个孩子,
然而那朵云只出现了几分钟,
当我抬头,它已不知去向。
译者:黄灿然
▎诗享
一首诗歌和一段爱情当你毫无目的地踏上一段旅程,恰好手边有一支铅笔和几张信纸,很好奇你会写点什么。
《回忆玛丽·安》是德国戏剧家、诗人贝尔托·布莱希特在去往柏林的火车上写的,这是一首歌颂已逝爱情的诗,描述了一段“无声的、苍白的感情”。
一段爱情和一部电影涉及爱情主题的电影千千万,哪一部最戳中你的心脏?
光影、剧情,把我们拉回那个只属于两个人的时光里。若没有文字、影像的记录,那些感情恐要永久尘封在记忆的萧索里,再也不复重现。记忆深处的爱情,总比现实显得完满、美好。想象的空间里,你那苍白而沉默的面容惊醒了我的美梦,是的,此刻的你并不在身旁。
那些幸福、悲伤、沉默、温暖快速切换在记忆的时光轴,可曾想过,几个简单的镜头就可以凝聚无数的情感交汇。如诗歌一般,凝练着许多岁月不曾磨灭的永远。即使你早已成为往事,可曾经拥有的温情,依然帮我回顾着往日时光。
一部电影和一首诗歌一首诗影射的电影,一定比想象中惊艳。
在电影《窃听风暴》中,当东德特工在轻轻读这首诗时,冷漠静止的形象立刻变得温暖柔和。在一场无果的爱恋中,云淡风轻的美感在片刻间轻易化作永恒。回忆的拉扯,又把光影投向远方。那会是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怀抱着四处为家的灵魂,在无尽的思念里,怀着祝福,意味深长,潸然泪下。
-图文最下方,聊聊那些电影中的诗歌-
▎乐说
配乐剪辑自意大利电影音乐作曲家DarioMarianelli的作品Atonemen,出自由英国女演员凯拉·奈特莉主演的电影《赎罪》。影片中的一对有情人青梅竹马,互相爱慕,然而却败给了阴错阳差。每每听到这段主旋律,便会想起女主角的脸。模糊中那脸上是惆怅或是什么,我总觉得音乐里会有答案。
▎读诗嘉宾
苏牧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导。中央电视台“第十放映室”策划。著作《荣誉》18次印刷,中国大陆电影书籍销量之最。主讲的“电影分析课”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粉丝量最大的电影课程。
▎明日预告
明晚10点(9月22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任鲁豫为你读李广田的作品《秋灯》。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muf.com/smxw/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