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通辽市科左后旗巴嘎塔拉苏木伊和布拉格嘎查,远远就能望见村民广场上高高飘扬的鲜红党旗。走进嘎查的“村民之家”,迎面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年1月在内蒙古考察并参加“五畜祈福”仪式的照片,照片中总书记正按照蒙古族习俗,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照片下方用蒙汉双语写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该嘎查党支部书记阿日斯楞骄傲地告诉我们,年嘎查实现了整村脱贫,集体经济在一年时间里实现了从零到九万元的跨越……
以心交心,以情换情。干部真心干,百姓感党恩。“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感谢党,感谢党!”
8月27日,巴嘎塔拉苏木伊胡塔中心学校开学的第一天,村民斯琴高娃牵着女儿的手,一路沿着青绿的草皮径直走进教室。女儿李乡瑞成为全班第一个报到的孩子。
斯琴高娃马不停蹄地赶回家,接替丈夫李金山上山放牛。他们原是村上的贫困户,李金山体弱多病,家中孩子又小,生活举步维艰。为了帮助他们早日脱贫,村里不仅帮助他们贷款购进5头基础母牛,还为斯琴高娃协调到了每月元的公益性岗位,此外,村里争取的扶贫帮扶项目,还能让斯琴高娃家每月获得元的帮扶资金。
如今家中牛羊成群、庭院产业有声有色,夫妇俩整日忙得脚不沾地。“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我们才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斯琴高娃说。
今年47岁的巴英,精瘦黝黑,沉默少言。他在驻村第一书记李瑞的陪同下已经把刚上初一的儿子海林送到学校。不识字曾是巴英一辈子的遗憾,“我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可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也不会写”,他双手比划着,边用生涩的汉语说,“我希望孩子以后有文化。”
从前的巴英家中,一片困难光景。年,村上帮助协调贷款买母牛、补贴2万元帮他盖起新房,又给他的地里打了井,落实了家中两个孩子的教育帮扶资金,家里的日子终于好了起来。如今,仅养牛一项年收入就可达2万元。
庭院经济给巴英家带来的收成逐年增长。(来源:伊和布拉格嘎查党支部)
巴英激动地述说着家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对村里和驻村工作队给予的点点滴滴帮助都没忘记过,提起这些,他的眼睛湿润,黝黑的双手合起,粗粝的手背上褶皱遍布,对着前方不停做着拜谢的动作,一遍遍重复着,“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感谢党,感谢党!”
贫困户巴英(中)激动地讲述着家中变化。(摄影:许媛媛)
以心交心,以情换情。伊和布拉格嘎查48户贫困户相信党、紧紧跟随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率先把适龄少年送入学校,并与包联干部一起做其他群众工作,阐释党的政策,以一带十,以十带百。截至9月9日,伊和布拉格嘎查92名小初高学生全部返校,复学率达%。如今,伊胡塔中心校的教室里,满满当当地坐着一个个青葱般的少年,教室里灯光明亮,书声琅琅。校园远眺,山坡间牛羊成群,田野里丰收在望……
巴嘎塔拉苏木伊胡塔中心学校书声琅琅。(摄影:许媛媛)
干群心贴心,落实零距离。探索形成“村‘两委’班子+党小组长+网格长+村民”四层决策落实长效机制,及时解决群众所需所盼,让中央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为使党的好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户、惠及每个村民,伊和布拉格嘎查在旗、苏木两级党委领导下织密基层组织建设网,探索形成“村‘两委’班子+党小组长+网格长+村民”四层决策落实长效机制,真正把为群众服务做周到、做细致,做到群众家门口。
“我们每周组织各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开例会,列出任务清单,完成一件销号一件。嘎查村每月开展固定党日活动,学习上级党委政策、统一思想,决策村里大事小情”,巴嘎塔拉苏木党委书记梁旭滨介绍道,“每一个环节党员全部参加,做到基层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有效提升决策能力和民主议事能力。”
按照上级党委部署,伊和布拉格嘎查在下辖5个自然村设置5个党小组并选任党小组长,又将每个组划定为若干个网格,以每10到15户为单位,选派党员干部作为网格长直接负责群众事务。“哪户生病了、家里有困难了,网格长都第一时间知道,并报到村上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做到矛盾不出村,目前网格长有19个。”阿日斯楞介绍道。
党员干部帮助丰收的贫困户销售胡萝卜。(来源:伊和布拉格嘎查党支部)
巴扎拉根吉勒图是4组的网格长,为人热心肠,乡亲们平日里办个大事小情都少不了他。听到村民反映村里垃圾堆积污染环境、影响村貌,他就号召上村里有铲车、钩机的人家,彻底把垃圾清干净;汛期来临、河道破损可能破坏农田,他听了大伙儿反映马上报告村里,及时更换了水泥管避免了财产损失。贫困户六叶家生活困难,自丈夫患尿毒症去世后,家中只有多病的六叶和去外地上学的儿子,巴扎拉根吉勒图就号召党员干部帮助六叶家种地、施肥,秋收时再帮她把苞米拉回家……
包天书是1组的网格长,经常入户给乡亲们讲党的好政策,全国两会时期,干脆把大家伙都组织到一起看直播视频,一起学习交流。“党中央的政策都是实实在在为我们基层老百姓造福,我们要在学习上带头,只有我们学通了,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包天书说:“比如在这次推进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过程中,我们学明白了、知道党的政策是真为老百姓考虑、为孩子们的未来着想,我们就跟村民讲,让他们真正把心放到肚子里。”
老乡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看干部。全村党员干部,带头实行点对点帮扶,在带领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同时,集体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
伊和布拉格嘎查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坚持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新路径、新办法,不断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
作为先进基层党支部,伊和布拉格嘎查“两委”班子,积极争取上级产业扶贫项目和资金。“我们按照自治区党委石泰峰书记在科左后旗调研时关于‘牛出院树进院’的要求,成功争取全旗首个投资万元的人畜分离项目,落实后将第一时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阿日斯楞说。
此外,该嘎查还通过将亩机动地流转、协调建立村集体项目鱼塘、成立村产业项目锦绣海棠果园基地、建设黄牛养殖合作社等大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
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户争取帮扶资金。(来源:伊和布拉格嘎查党支部)
“我们嘎查有一个地域优势,二组的北侧有一片滩涂地,可以进行鱼塘养殖,经过村‘两委’、村民代表的共同协商,年我们协调市农牧局渔政管理部门,投放鲤鱼苗斤,目前长势良好,年底就能出网上市,届时将为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左右。”李瑞介绍道。“这边每户都有大园子,我们依托嘎查村林果项目基地为龙头带动贫困户栽种锦绣海棠3余棵,在各项帮扶措施落地生根后广大贫困群众年均可实现增收8元。”
贫困户领到帮扶金。(来源:伊和布拉格嘎查党支部)
年,伊和布拉格嘎查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是“0”。年,这一数字增长为9万元。“到今年年底,将达到近18万元。”阿日斯楞说。
为切实提升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驻村工作队组织全村32名党员,带头为嘎查村的贫困户做点对点帮扶,他们说,“干部能帮群众做些什么就去做什么,哪怕是砌个牛棚、垒个院墙,点点滴滴、积少才能成多。”下一步,伊和布拉格嘎查党支部将积极实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计划,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推进嘎查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抓好黄牛主导产业发展,改进饲养模式,完善基础设施,搞活庭院经济,探索特色种植业,扩大小畜养殖业,实现多种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嘎查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探索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牢基础。
来源:学习强国
原标题:《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这样形成的——科左后旗巴嘎塔拉苏木伊和布拉格嘎查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