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苏木 > 苏木性味 > 正文 > 正文

7万多元的红木家具,竟是以次充好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9 12:47:02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7万多元红木家具,竟有掺假?6月22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一宗有关红木家具消费纠纷案例。年7月,赵女士在白云区某家具店以7万多元的价格购进大果紫檀(俗称:缅花)、绒毛黄檀(俗称:巴西黄檀)木材等家具共12件套。某天,赵女士的朋友登门造访,聊起刚买的红木家具时,该朋友一语道出,这些红木家具的木材可能有问题。心存疑惑的赵女士赶紧找回当初出售家具的店家沟通询问,可是店家却认为,消费者在使用快一年后才质疑,是存心敲诈,于是对赵女士恶言相向。双方因为红木家具质量产生了消费纠纷,赵女士来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在接到赵女士的求助后,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建议赵女士先对红木家具进行专业检测。于是,赵女士找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12件家具中,只有床和床头柜三件套是大果紫檀的材质,其余均为非国标红木类且价值较低的成对古夷苏木,并非店家所称的“绒毛黄檀”。也就是说,赵女士购买的红木家具,部分木材和店家宣称的材质的确不同。在铁证面前,店家不仅全额退款,还因销售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涉嫌违反《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五条,白云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作出立案调查。市场监管部门指出,好的红木家具不仅是家居用品,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家具使用不同木材,可能导致价差“万里”。这就让个别不法店家有了可乘之机。这些店家,要么在价格上做文章,虚构价格;要么就是在材质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红木家具时,应该怎样辨别真假?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士提醒,在红木国家标准(GB/T-)中,对红木进行了详细的种类划分。在选购时,要提前做好功课,多了解红木的俗称、概念与种类、工艺、木材的含水率、结构松紧、隐蔽部位用材等才下手。红木是否保值,取决的因素有很多,原材料的稀缺程度、工艺与品质的高低、红木的市场行情、大众对原料的认知度都会影响其价值。消费者不要怀着“捡漏等升值”的心理贪小便宜,一旦购买到假冒的红木家具反而会更“闹心”。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通讯员:穗市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muf.com/smxw/11669.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苏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