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尔利格嘎查“围炉夜话”
“八路榆”下“话”党史革命熔炉淬初心一直以来,在神韵苏力德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都生长着几颗意义非凡的榆树,冠以八路军之名,表达了当地农牧民对八路军的感激与爱戴。年,贺晋年率领八路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三旅打垮了乌审旗的反动武装,随即“警三旅”的七团奉命驻防沙尔利格。驻防期间,八路军战士与沙尔利格庙的喇嘛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不管是农业秋收、备战操练,还是绿化植被、军民互动,都离不开这些经过岁月灌溉的百年榆树,当地百姓亲切的称呼为“八路榆”。在庆祝建党周年之际,这片“八路榆”俨然成了全旗党员干部开展组织生活、学习身边党史的“打卡地”,截至目前各级党组织已赴“八路榆”开展讲课研讨次,党员干部参观学习余人次,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参观学习余人次。今年以来,苏木党委按照全域覆盖、好中择优、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整合辖区红色资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将“八路榆”周边的沙尔利格庙、西公商、大圐圙等一批共产党人早期活动的联络点纳入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的“总盘子”,一体布局,一体推进,深入开展以“走革命廊、进初心亭、讲奋斗史、看浮雕墙、瞻仰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在特殊时期的光辉历程和苏力德人民的英勇奋斗精神,努力将“八路榆”广场打造成一个开放、共享、全天候的党性教育基地,让苏力德苏木的党员群众走出家门就能学到党史。此外,根据不同受众群体,苏木党委还将探索设置“进农家、干农活、种榆树”“听后辈讲过去的故事”等特色课程,使党员干部由“激动一阵子”上升为“铭记一辈子”,真正让党史教育“活起来”。
旗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现场观摩会在“八路榆”下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旗委组织部调研八路榆
党群“话”亲焐心炉结对帮带赋能量4月份以来,苏力德苏木启动实施“党群话亲?帮带赋能”专项活动,创新性地推行“三固四化、五级联动、六个一线”帮带工作机制,综合运用“群众点菜+党员摘菜+支部做菜”模式,全面谱写基层党员“认亲”“走亲”“帮亲”的生动画面。一是立足嘎查村社区管辖面积、党员数量等客观条件,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固定人员、固定时间、固定内容”的方式,将名党员合理调配到13个嘎查村社区,确保苏木辖区内“每户群众都有党员联系、每名党员都有服务对象”,把“全员全时全面”工作要求落细落小、落到实处。同时结合“苏力德苏木政务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实时跟进、动态监管、全程督办,逐步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信息化的帮带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小事不出村社、难事不出苏木、大事不出旗境”的工作格局。二是全面构建区域化党建联合体,第一时间明确旗委、苏木党委、嘎查村社区党组织、党员、群众五级的包联关系和职责作用,有效配置和盘活辖区资源,根据区域成员单位职能特点,分行业、分领域组建“都兰爱里”党员志愿服务队,全面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横向到边、上下贯通”的党建工作网络。同时推动结对帮扶单位主动深入联系点,摸清发展的资源要素和制约因素,理清发展思路,全力为嘎查村提供政策、资金、物资等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按照“无缝隙、全覆盖”要求,推动党员干部每周与服务群众联系1次,每个月至少见面1次;嘎查村社区每半个月研究1次社情民意,苏木每个月研究1次重难点问题,苏木党委协调旗委每季度解决1次重难点问题,嘎查村社区每年开展1次评议考核。目前,苏木党员已开展结对调研走访余次,深入了解了户农牧民的困难情况、问题原因和发展条件,再因户施策、因人帮扶,量身打造就业帮扶、产业扶持、消费扶贫等各种路径,累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余件,全面下足“绣花功”,让农牧民露出了笑脸。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记录本
党员为群众送温暖
乡村振兴“话”发展一膛“炉火”暖民心“抓党建,促振兴,千方百计找增幅,瓜果蔬菜营养足,牛羊产业大复苏,人民生活真幸福……”这描绘的是新时代新农村热火朝天的发展图景,也正是如今苏力德苏木各嘎查村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苏力德苏木按照“地域相邻、条件相似、产业相近”的原则,通过以强带弱、以富带穷、抱团发展,积极整合周边的扶持资金、土地资源、固定资产等要素,推行集体经济区域化联动发展,合作建设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着力破解弱村基础条件差、发展思路少、产业实施难等问题,全面形成同频共振、发展互促、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年,全苏木11个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5万元,最高的42万元,最低的13.1万元,平均每个嘎查村19.6万元,基本每个村都有2—4个稳定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推动各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从“单打独斗”向“区域联动”转变的同时,苏力德苏木还充分发挥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领头雁”作用,积极为弱村传经验、出思路、帮建设,通过信息共享、经验共享、资源共享,将强村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在弱村“完美嫁接”,最终实现产业共建、收入增加。年,陶尔庙嘎查党支部书记伊庆嘎瞄准了嘎查可以引入光伏扶贫发电站项目这个契机,采取“1+N”引进龙头企业的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带领嘎查“两委”干部群众率先将光伏发电项目需要的土地流转出来,并积极向周边的宝日呼岱嘎查、呼和芒哈嘎查、通史嘎查嘎查宣传发动,先后与三个嘎查以亩土地和万元资金入股共同建设陶尔庙嘎查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企业在25年内每年给四个嘎查分红56万元,四个嘎查按照入股比例获取相应收益。在区域化党建联合体的推动下,塔来乌素嘎查年产1.8万吨有机肥厂、沙尔利格嘎查炒米加工厂、通史嘎查饲草料颗粒加工厂、纳林河村24栋阳光大棚等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的集体经济项目孕育而生、蓬勃发展,苏力德苏木正在走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昌煌嘎查集体经济滴灌场
纳林河村集体经济-阳光大棚花卉装箱售卖沙尔利格嘎查炒米厂生产的炒米陶尔庙嘎查光伏发电站“炉火”源于“星火”,“炉火”已然“燎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苏力德苏木炉火正旺、炉火正红。下一步,我们将深耕“四话”党建,扎实开展组织建设强基固本、党员队伍优化提升、基层治理赋能增效、党建引领服务发展“四大行动”,努力在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质量+示范”建设中淬炼“炉火”品牌,逐步走出一条符合苏力德苏木特点和规律的基层党建新路径。——苏力德苏木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王成来源:“绿色乌审先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muf.com/smry/8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