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的“彰施篇”是当时染料生产、染色工艺技术的真实记载和科学总结。
“诸色质料大红色,其质壬:红花饼一味,用乌梅水煎出,又用碱水澄数次。或稻稿灰代碱,功用亦同。澄得多次,色则鲜甚。染房讨便宜者先染芦木打脚了三。凡红花最忌沉、麝苫……
丐袍服与衣香共收,旬月之间其色即毁。凡红花染帛之后,若欲退转了一飞但浸湿所染帛,以碱水、稻灰水滴上数十点,其红一毫收转,仍还原质。所收之水藏于绿豆粉内,放出染红,半滴不耗。染家以为秘诀,不以告人。
莲红、桃红色、银红、水红色。以上质亦红花饼一味,浅深分两霪巨加减而成。早四色皆非黄茧丝所可为,必用白丝方现。
木红色。用苏木煎水,入明矾、桔子百+号:紫色。苏木为地,青矾尚之。
赭黄色。制末详。鹅黄色。黄檗煎水染,靛水盖上。金黄色。芦木煎水染,复用麻稿灰淋,碱水漂。茶褐色。莲子壳煎水染,复用青矾水盖。大红宫绿色。槐花煎水染,蓝淀盖,浅深皆用明矾。
豆绿色。黄檗水染,靛水盖。今用小叶苋蓝煎水盖者,名草豆绿,色甚鲜。油绿色。梅花薄染,青矾盖。天青色。入靛缸浅染,苏木水盖:葡萄青色。入靛缸深染,苏木水深盖。
蛋青色。黄檗水染,然后入靛缸。翠蓝、天蓝二色。俱靛水分深浅。玄色。靛水染深青,芦木、杨梅皮等分煎水盖。又一法,将蓝芽叶水浸,然后下青矾、桔子同浸,令布出易朽。
月白、草白二色。俱靛水微染,今法用苋蓝煎水,半生半熟染。象才色。芦木煎水薄染,或用黄上。藕揭色。苏木水薄染,入莲子壳、青矾水薄盖。
附:染包头色。此黑不出蓝靛,用栗壳或莲了壳煎煮小漉起,然后入铁砂、皂矾锅内,再煮一宵,即成深黑色。
附:染毛青布色法。布青初尚芜湖,千百年矣,以其浆碾成青光,边方外国皆贵重之。人情久则生厌。毛青乃出近代,其法取松江美布染成深青,不复浆碾,吹干,用胶水掺豆浆水一过。先蓄好靛,名日标缸,入内薄染即起。红焰之色臆然,此布一时重田。
蓝淀:凡蓝五种皆可为淀。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马蓝、吴蓝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凡种茶蓝法,冬月割获,将叶片片削下,入窖造淀。其身斩去上下,近根留数寸,薰干,埋藏土内。春月烧净山土,使极肥松,然后用锥锄,其锄勾未向身女八寸许一刺土打斜眼,插入于内,自然活根生叶。其余蓝皆收子撒种畦圃中。暮春生苗,六月采实,七月刈身造淀。
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近来出产,闽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输入舟航=兰。其掠出浮抹晒于者,日靛花。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计数。其最佳者日标缸。
造红花饼法:带露摘红花,捣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又捣以酸粟或米泔百二清,又淘,又绞袋去汁。以青蒿覆一宿,捏成薄饼,阴干收贮。染家得法,弓我朱孔阳乙詈三所谓猩红也。一染纸吉礼用,亦必用紫铆,不然全无色。
该篇所载的染料共有14种,染色共有27种,而且对各种染料的制作和染色的过程都做了详细说明,基本反映了明朝的染色技术
其他染色为:大红、莲红、桃红、银红、水红、木红、紫色、赭黄、鹅黄、金黄、紫褐。
官绿(深浅)、豆绿、草豆绿、油绿、天青、葡萄青、蛋青、翠蓝、天蓝、玄色、月白、草白、象牙白、藕褐、包头青色、毛青布色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