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苏木 > 苏木入药 > 正文 > 正文

苏木middot文旅故事吉忽伦图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1 17:51:40

吉忽伦图演义(七)

作者:潘复生

头世活佛阿格旺曲日莫毕竟也是凡胎肉身,日理万机,心神交瘁。只是那种信仰给了他强大的精神支撑,干出一番惊天动地、感神泣鬼的大事。他事必躬亲、巨细盘察、纤毫毕至、一丝不苟。他掌控巨资、日进斗金、却一尘不染,一文不沾。他认为,不仅出家人四大皆空,就是作为一个官员或君子,也应视金钱如粪土,用财物象工具。钱财是属于民众,属于国家的,只能用在公益事业,维持个体生命。终归是身外之物。那些贪占者不知廉耻,等同猪狗,积聚害身,多得而损德。他设立了各殿堂拉桑和佛仓经济,严格帐目,制定律法,精选人才,归类明细,廉洁理财。各地捐资,上级拨款,进献佛像佛器饰物用具、工艺、材料、牲畜、食品、贡品等等都专项统管,入进明确。工程进展顺利,工效快得惊人。他巡视工地,一座座佛经大殿拔地而起;接待来宾,一群群僧徒俗众来而又去;讲经说法,一部部典章教规熟诵无误。身是活佛,实为公仆。

一日大雨,工地停歇,他冒雨进入东北沟谷。连年劳累,奔波筹建庙宇,致使学业中辍。他要在敖包山峰下建一静修寺院,一则避退修学;二则静养心身。他以藏语“庚毗(寺)为此地命名,指“寂静处”之意。以后,成了活佛和大喇嘛避暑度夏的“腊修”之地。进来后绝食一日,沉默一日,不眠一日;在寺前挂起红旗,提醒人们不要造访打扰。三个月内潜伏不出,静修“雅勒海楞经。”

他站在瀑布下的石头上,让飞珠溅玉尽情冲刷自己。飞流直下,婉若银河;天水如注,洗涤心灵。他完全地解脱出来。虽然羁绊身心之物于我已荡然无存,但正如这流水无情,变化不动。人事之无常,时易事易,悲欢离合。昔时多少美殿伽蓝,今又在何处?即使寺庙危楼依旧,也难免物是人非。松杉无言,与谁共话?我只能托身佛道,以素朴为本,退避奢靡,拒揽财货,让佛心开胸化郁,借自然道吾言语,聊以自慰。他想起自己少时曾学稽康“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信步游心,放眼荒野山村,身临草树林泉,多么新鲜。但那毕竟归于空虚。后来孤灯独坐,披卷品读,佛圣为友,教相垂师,甚感乐慰。偶与志同道合者悠然闲话,讲经论道也好,谈古说今也罢,均能真心相对,毫无隔阂。彼此心照言抚,也是一大乐事。然世事如棋,步步变幻;人情似纸,张张淡薄;知已难得,胜友何觅。若一味迎合世俗,还不如独行冥思,弃却人生百味,品尝真谛。

正在悠思默想,忽鄂博乃金来报:“察哈尔王爷派人奉宗喀巴大师铜像到,呼盟台吉进献弥勒佛像,也进入山门。”

活佛急忙开道回府。其实,他以前是赞成小乘佛不塑偶像的,用佛的脚印图或菩提树做标记就很好。以后修大乘教,事事拜佛礼像,也就习以为常。作为纪念和教义象征,似乎这“表法”有助于教义教法和规戒的形象化,可予人更直观的感悟启迪。

(未完待续)

来源:魅力喜桂图

欢迎点赞、转发

在评论区留言~

▼往期精彩回顾▼

吉忽伦图演义(一)

吉忽伦图演义(二)

吉忽伦图演义(三)

吉忽伦图演义(四)

吉忽伦图演义(五)

吉忽伦图演义(六)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muf.com/smry/5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苏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