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苏木 > 苏木入药 > 正文 > 正文

瑩瑩素玉一抹艷,原是蘇木點紅妝蘇木槐米梘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 18:19:11
??有朋友在政府部門工作,負責監察食品安全問題,有日問我蘇木是什麼?原來有一款粽子內餡有蘇木,粽子蒸好後內裡會呈紅色,他們要考查一番。

蘇木,本草綱目釋名:海島有蘇枋國,其地產此木,故名。

??我小時候在家鄉化州也食過這種蘇木粽,那時候以為這根紅棍子是色素,不知原來是中藥的一種。蘇木是豆科植物蘇木(本草綱目載為蘇枋木)的心材,即除去枝皮及邊材的中心部分,可活血定痛,既可治跌撲損傷,又治婦人產後瘀滯腹痛。性涼,與防風同用可「發散表裏風氣」,能破死血,李時珍謂其「少用和血,多用破血」。而且色澤紅艷,自古已作為天然染色料。這在明代的「天工開物」一書有詳細記載。粵菜蜜汁叉燒,有名廚也用蘇木上色。

用兩片竹葉即可折成兜狀,外面再加一塊加闊包裏即成。這款是四方型粽子的做法。

香港的街市有來自上海的竹葉,竹葉氣味清香,清心降火。

傳統街市中的雜貨舖,買了兩斤糯米,兩把竹葉和兩扎水草,大約可做二三十隻粽。

???蘇木粽自小學四年級離開家鄉後就再沒有食過。一般是梘水粽會加蘇木,現在的梘水粽,過去叫灰水粽,因為的確是用草木灰加水澄清後得到的金黃色汁液來製作,不同地域所採用的柴木不同,聽說香港多用荔枝木或龍眼木。灰水性涼,可中和糯米的溫性,而且具防腐功能便於保存,灰水粽帶有草木的清香,現代用化學鹼水製作的梘水粽,味道和營養自然較為遜色了。

廣東順德陳村製作的梘水較有名。但市場上買不到天然柴木灰製成的灰水。

包好的粽子要煮兩至三小時。頭一次包粽沒有經驗,水應該蓋過粽身。

???粽子加灰水或鹼水,另具一種功能是可令白色的糯米變黃,民間還有一種方法,用槐花米煮水浸泡糯米,亦能使其變成金黃。夏季是槐花盛放的季節,入藥通常採集槐米,即花未開放時的花蕾,因為狀如米粒故名槐米。槐米清熱涼血,是治腸風下血(痔瘡出血)的良藥。同仁堂有一治療痔瘡問題的中成藥,叫地榆槐角丸,裡面用到槐花及槐角(槐角即槐樹的果實,功用與槐花相近)。我曾用地榆槐角湯加減治癒過一名男護士,他就診時痔瘡痛至不能坐下,但因日常在醫院見到痔瘡患者動手術既痛苦又不能根治,於是尋求中醫治療。服食幾次中藥後痔瘡大為縮小,至今已數年沒有發作。

槐花米:可治五痔、皮膚風、腸風赤血及赤白痢。

浸泡過槐花水的糯米

???端午時節嶺南氣候潮濕炎熱,用槐米煮水浸製糯米,既增添色澤,又起清熱消暑之功,實在是我們先祖智慧的又一體現。

槐花清熱祛濕,是廣東涼茶五花茶其中一味藥。曾在珠海見過有酒家用槐花煲湯,清腸胃濕滯,是一道較好的藥膳。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的粽子各具特色。印象中北京粽多是甜:豆沙、紅棗泥作餡;粵式粽多花俏:瑤柱、鹹蛋黃、雞肉、五花肉、臘腸等,富麗堂皇;我老家廣西防城的棕子是長柱型,粗壯得像大象的腿,這種大粽,爺爺尚在世的時候,我們吃過一回。北京的甜粽,粵港的鹹肉粽,我認為均稍嫌黏滯,糯米本身已較難消化,不宜多食,無論是甜膩膩的豆沙,還是鹹鮮瑤柱腩肉,在炎炎夏日食來難免飽滯,而灰水粽清新簡單,黃燦燦的粽身內藏一根赤條蘇木,略蘸少許蜂蜜已經風味無窮,而且清涼消暑,不礙脾胃。簡樸中見真章。

四方型較易包,而且四四正正,給人中規中矩之感。

青色、黃色、紅色,帶著竹葉和水草的清香,清熱消暑、適口充腸。

進食時蘇木要剔去。

???第一次包粽,沒有想像中難,但確實需要一點耐性。正宗傳統的灰水粽製作更為不易。親自包粽,體驗先祖的勤勞與智慧,回憶兒時的老味道,同時讓傳統代代流傳。茲作小詩一首贊曰:

??????蘇木槐米梘水粽

?五月五日為端陽,淘米滌葉裏粽嘗;

?草木燒灰作梘水,又入槐米染金黃;

?槐米清熱療腸風,竹葉消暑更增香;

?瑩瑩素玉一抹艷,原是蘇木點紅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muf.com/smry/5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苏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