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苏木 > 苏木入药 > 正文 > 正文

呼伦贝尔市打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3/11 10:22:58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持续强化党建引领,通过优化人员配置、增强激励导向、健全培训机制等举措,扎实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汇聚起城市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显著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充实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基层治理的基础。在过去,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第四街道榕欣社区仅有11名社区工作者,难以将工作做得精准细致。现在,通过定期补录工作机制公开招录,社区工作者人数已达到27人,社区工作整体服务质效都得到了提升。榕欣社区的变化不是孤例。呼伦贝尔市各地都设立了社区工作者人才“储备库”和培养档案,建立岗位空缺常态化补充机制,确保社区工作和民生服务不断档。目前,呼伦贝尔市配备社区工作者余名,平均每万名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达到21人,有效满足“每万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的工作要求。广纳贤才后,想要留住人才,激励保障是关键。呼伦贝尔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强介绍,为增加岗位吸引力,呼伦贝尔市推动全市14个旗市区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月薪酬平均增加元,并通过落实“五险一金”、“社工证”等级奖励、通讯费补贴等方式,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水平。陈巴尔虎旗巴彦哈达苏木赫丽钦社区党支部书记白文洁,在社区工作9年,月工资已经从最初的元涨到了现在的元。白文洁说:“社区工作者们的工资待遇提高了,工作热情也高涨了,与居民的关系更加紧密了。”除“真金白银”提高待遇,呼伦贝尔市委组织部还积极畅通社区工作者的晋升渠道。面向优秀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呼伦贝尔市开展定向招录(招聘)工作,近年累计设定27个公务员编制和53个事业编制岗位,打破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更有劲了。社区工作者队伍不仅需要量的增加,更要有质的提升。呼伦贝尔市着力构建市旗乡分级培训体系,制定出台《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激活社区工作者提升能力的热情,培养出大批素质高、专业强的社区工作者。在阿荣旗那吉镇繁荣社区,社区工作者们学习的动力十足,几乎人人都是专业社工师。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美说:“自从听说学习考证还能得奖金、涨工资,我们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们热情可高了。镇里还给我们请了专业老师进行辅导,好几个都琢磨着考高级社工师呢。”群雁高飞头雁带。“头雁”能力提升行动是呼伦贝尔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另一大亮点。社区党组织书记重点培训班、“亮晒比”擂台比武、实地观摩等一系列活动助力呼伦贝尔市锻造出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群众满意的“头雁”队伍。(本报记者王靖;参与采写:孟虹余)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muf.com/smry/12229.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苏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