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苏木 > 苏木炮制 > 正文 > 正文

苏木middot节气天凉了,情深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 17:01:40

10月8日9时39分,迎来“寒露”节气。

寒露,是一场从凉爽到萧瑟的过渡,一次从秋天向冬天的进发,一个透着寒意却多姿多彩的日子。

此时节,空气里有凉凉的桂花香和寥落的虫鸣,大地上的一切讯息,都随斑斓的落叶齐齐地指向了深秋。

寒露三侯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二候雀入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想象飞物化为潜物,是古人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三候菊有黄华:“寒露百花凋”,但菊花偏偏在寒露时盛开。“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便是寒露时节的菊花之盛。

寒露习俗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此时钓鱼易上钩、易收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钓边”。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也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寒露,是赏红叶的好时节。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正是这个季节的美景。登高而望,极目远眺,层林尽染,秋风飒飒,黄护叶红。金秋满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秋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

寒露到来,天气由热转寒,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不要赤脚,防止“寒从足生”。

寒露·絮语

央视新闻《夜读》

秋风凉,更夜长。

不知不觉,寒露飒飒而至。

露水像极了生命中的大多数日子,

转瞬即逝,不着痕迹。

但时间流逝的途中所经过的每一个节点,

都值得被记住。

寒露至,此时的你,

是否添衣加衫?

去登山望远踏野溪,琴棋相伴品流觞;

是否执笔小楷?

在异乡城里写秋风,遥寄家书意万重;

是否掬食而煮?

看小炉汤沸火初红,好友聚谈至夜浓;

是否拈书为念?

祈故园父母俱安好,时光暗渡太匆匆。

此时的你,

是气定神闲,还是黯然神伤?

怎样都到秋光中寻求纾解吧。

去听——

风吹稻浪的窸窸窣窣声;

脚踩落叶发出的咔嚓声;

去看——

潦水尽寒潭清的清幽色;

层林浸染绯红的热闹色;

一草一木,一声一色,

无不涤忧除烦,予人悠悠之感。

寒露至,

是把时间平铺了露水,

折射出流年往事,

也透着未来日子的莹莹。

寒露带来了秋的凛然,

也迎来了告别假期回归忙碌的开始。

你,调整好状态了吗?

对着天气逐渐漫上来的寒意,

愿你内心充盈着进发的暖意,

投身这迷人的深秋,

且行且从容。

来源:央视新闻

END

往期推荐

白菜沟嘎查青储玉米,推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十严禁”换届纪律要求

《同心共筑中国梦》开播!第一集《辉煌历程》正片来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muf.com/smpz/9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苏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