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小说纯属虚构,历史背景及地点根据史实有所演绎丨
▲我对于“传闻”变得越来越麻木。
或许,这不仅仅是一次旅程,随着时光的流逝,可能对我而言,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传闻“影响下,我在良甸邑的遭遇就如同变幻莫测的云朵一般。拴廊,则像是我心灵上的故土,”心安即是归处“,我这样告诉自己。
番外
.拴廊拴廊,大理地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的重要军事要塞和水军基地,唐天宝战争的古战场,集佛、道、儒、原始宗教等多元文化共融的人间沃土。
年的初夏,“传闻”变得愈发离谱,只要写上名字就可以招人魂魄,再后来就变成了要随时小心自己的辫子,妖人只要得到毛发即可顺藤摸瓜,吸去你的脑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几乎每个离家的夜晚,我都紧紧地攥住自己的辫子睡去……
就在那个黄昏,我沉迷在那个背影的同时,有个人坐在不远处的藤椅上,直直勾勾地盯住我。“阿个姑娘长宁太好看了……”我不得不收回我的目光,颇有些尴尬地回望那个声音的来源,感觉像是本地人,跟我年纪相仿的年轻男子出现在我的瞳孔中。长相俊朗,身形消瘦,他的出现就像是应和了那句诗——“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是在下唐突了……”每每提到我们的初遇,他总是笑我当时的窘境。“我叫李瑾瑜,敢问阁下?“
当时的我看上去跟难民毫无二致,风尘仆仆,头发也是许久未能修整。”我叫苏木,这次是受父命来这里寻找父亲的一位世交……想知道的是,尊下叫金鱼?“
“握谨怀瑜……的瑾瑜,家父是期望我拥有这样的品格。“原本还说着云南官话的他,忽然就切换到了中原的语境中了。
瑾瑜,我人生中难得的挚友。而就像所有的兄弟情谊的延续,他就是我父亲挚友李敬仁的独子。和我冷淡的性格完全不同的是,瑾瑜身上所拥有的旺盛生命力是我羡慕的。他从小出生在拴廊,受到的却是中原的私塾式教育。他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在我看来是吃惊的,他每天都会在村口发呆,实际上却仿佛是“田野调查”般,他会跟每一个人搭讪、聊天,通过这些旅人传递来的信息,他对于“传闻”有着自己的看法。
“这事儿绝对没有你看到的那么简单……”金鱼把我领到他家,在见到李伯父之后,他非常笃定自己的判断,“你以为这仅仅是把孩子魂魄吸走的事情吗?”在他看来,之所以妖术横行,最大的问题在于官府的失职,那是我一直都没有去思考过的问题,在我一路看来,只是黎民百姓间的小矛盾而已,不过传播的速度比想象中要快。
“我就不信,当谣言产生的时候,作为行政区域该如何去对待?截断所有的消息是最消极的对待方式,当一件事情持续发酵之后,你会发现最初是可控的,也就是说一开始可能是那个和尚跟小吏的问题,但一旦上升到了妖术的层面就变成了很难用适行的律法来约束……“金鱼这一番的言论,不仅让我大吃一惊,我的那些书都白读了吗?
”你不要在这里胡说八道了……“李伯伯捋着自己的胡须,听着儿子跟我探讨沿途的所见所闻,语气里却丝毫没有责备,他比父亲看上去要苍老些,精神却很矍铄,他的见解显然比我们更有远见一些,他说:“作为官府来说,他们大多属于知识阶层,所以对他们来说,其实不大会相信真的有妖术会横行,但是作为官僚士大夫而言,各级的官员都要维护一方的稳定,对于这些人来说,不管有与没有妖术都是一种威胁,就像最初谣言的起源一般,现在各地都传出了不同的版本,息事宁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公开。但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妖术的恐惧让各个阶层惶恐不安。“
”朝廷知道此事的时候,事情已经完全无法控制了。地方官都不想成为那种因失察而受到牵连,在传闻被散播的最初两个月,层层的官吏们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一起联手在真相面前筑起了防护网,当乾隆皇帝开始彻查的时候,他们才开始慌张了……清剿的过程看似凌厉,实则收效甚微,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早已腐坏,为了试图还原妖术的人们都无功而返,每个人都想把事情捂住,却发现越来越麻烦……“李伯伯继续说道。
“父亲,您总是站在太高的位置去看问题。我们就是一介草民,我每天都在这里看人来人往,但是谁能告知我真相?似乎没有人去真正关心这些事情,人们更愿意去知晓村子里的事情,或是镇上有什么新鲜事,在他们看来山高皇帝远的事是不用他们来操心的,但为什么现在就连村口的瘸腿李老太太都知道了,就是因为传播,一旦变成大众层面的事情之后,你就不要妄图再去溯源了……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逻辑以及看法。”金鱼继续跟父亲在辩驳,由下至上,看上去无懈可击,却无法说服自己。我愿意做一个沉默的旁观者。
我在拴廊的第一个夜晚就是这样度过的,从小就对黑夜充满恐惧的我,忽然有了守护神一般。李伯伯跟李瑾瑜,应该是我见过最有趣的人,不但充满了学识,对待事情虽然意见不一,却彼此欣赏且尊重。空气里有莫名的香气,昆弥川带来了难得的湿润空气,让我有了几个月以来,第一次感到累了,很期待好好地睡上一觉。
“你想知道那个姑娘是谁吧?“送我回房前的瑾瑜就这么扔下一句话就跑了,我来不及收拾,和衣躺下,”心安即是归处。“我这样告诉自己。
注:拴廊,来自《乾隆33年大理市挖色镇和双廊镇所属各村邑的汉语名及人口状况》,《鲁川志稿》第32页内容中记载,拴廊行政上所辖区域包括现在整个双廊镇,双廊村原名良甸邑。
注:云南方言,“阿个姑娘长宁太好看了”,意思就是“那个姑娘长得太好看了”。
注:“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老友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快乐只可意会,不能言传。选自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品令·茶词》,本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茶的喜爱,又渲染着他一腔念旧怀远的沧桑之感。
番外篇另一种开篇的可能性探讨作者/姜寻当我的鼻子闻到一股陈年中药味道的时候,我正躺在药铺中央的木床上。“醒了,醒了。”我看见一个微胖留着八字须的中年男人,和面目柔和的年轻女子的脸在我的视线上方。他们就是我后来的父亲和母亲。”自古不药是中医“,而我在这个中医世家开方、售药、采药已有25年了。当我的生活抵达乾隆三十三年正月初七的子时一刻,一个叫”传闻“的人突然闯入了我安静的世界。来自作者的回复:我不确定一个孩童的记忆,就像是我们每个人对于世间最初的记忆停留在那个位置?!所以当姜寻重新为我写了开头之后,我固执地没有采用,在我看来人们都很愿意去遗忘痛苦的篇章,更何况是孩子,所以在我真正的开头并没有吸纳他的意见。在此呈现出来,是为了让读者来判定谁的开篇更优秀。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事情,我虽然初入写作,但是我改稿能力强啊。文中配图都为年前后,国外摄影师洛克所摄,
这是我能找到最早的图片资料。
-未完待续-
-阅读上一篇章,请戳下图-
▼
今天是开始写小说的第二天。
我是邢娜。
我在北京写小说给你。
Xingna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umuf.com/smjj/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