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塔然高勒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情况?
塔然高勒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其中正常脱贫享受政策98户人、稳定脱贫不享受政策94户人),边缘户1户4人。易地搬迁户人(6户15人货币化安置、小聚居集中安置9户24人)。
问
目前塔然高勒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贫特色有哪些?例如产业发展方面、易地扶贫搬迁方面的情况,具体如何落实的?做得怎么样呢?
按照特色化、绿色化发展思路,坚持因村因地制宜、企业经营、群众参与、适度政策激励的原则,立足地域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采取“支部+合作社+企业+牧户”的经营理念,通过“引、领、建、培、带”的创新模式,推动形成“2+5+1”产业发展格局。“2”就是培育两个五村联建集体经济支柱型产业,分别为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和电厂余热供暖工程项目,以入股分红的带贫减贫模式实现增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5个嘎查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收益资金的40%用于村集体经济滚动发展,30%用于嘎查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公益事业,30%用于激励扶持贫困户。煤矿供热项目覆盖辖区5个嘎查村,将收益的60%用于塔然高勒及嘎查村产业滚动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40%用于刺激贫困户提升内生动力,覆盖塔然高勒地区贫困户户人、贫困边缘户1户4人,切实为贫困人口增加收入。“5”就是5个嘎查村特色集体产业。一是滴灌加工厂建成投产。在查干布拉格嘎查,建成滴灌加工厂一处,年投产以来已实现利润5万元,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每户贫困户分红元。二是奶山羊养殖效益明显。在巴音布拉格嘎查,引进了奶山羊养殖项目,投入扶贫资金万元购进奶山羊多只,建设奶食品加工厂、生产线赊购等,并与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农牧民建立了合作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近13万元,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获利2万元左右。三是生态散养鸡项目起步运行。在塔然高勒村,旗政府办通过多年的帮扶,散养鸡在整村的养殖规模达到了3万多只,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抓住塔然高勒村散养鸡良好的口碑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实施生态散养鸡项目,现已投入扶贫资金多万元,围封散养场地亩,并配备了相关基础设施,散养土鸡只,整村养殖规模达到了3万多只。四是有机黑蘑种植。年以来在乌定补拉格村,与企业合作成立了股份公司,打造有机黑蘑种植项目,通过投入扶贫资金万元,现已建成黑蘑种植培育基地一处,包括标准化菇房、3条发酵隧道、浸料池等设施,种植草原黑蘑平米,同时带动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分散种植。五是建成肉驴养殖基地。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社+农牧户+贫困户联动的模式,利用境内闲置的一处大型养殖场,按照“先行试点、稳步推开”的建设原则,现黑驴存栏量达到1多头。六是推进肉牛养殖。在巴音庆格利嘎查,实行“公司+农牧民”合作养殖及公司代养等多种养殖模式的肉牛养殖项目。其中“公司+农牧民”合作养殖是由公司向农牧民提供或出售商品牛犊、繁殖母牛,由农牧民进行育成,最终由公司组织回收养成的成品肉牛并交付屠宰;一体化自养是公司通过在优势区域布局聚落化养殖,采用合作放养与自养商品肉牛相结合,打造内部饲料、养殖、加工等产业链和种养结合的现代化养殖,最终建立从养殖端到消费端的产业闭合,力争实现农牧民真脱贫;公司代养是公司利用现有的养殖技术对农牧民自有的土牛进行改良、育肥,在代养殖过程中成品肉牛的所有权归属于农牧民,预计年育肥出栏肉牛头。“1”指在镇区以“三村联建”模式建设集土特产品深加工、实体店销售和线上销售为主的工厂化民族特色产品加工展销中心,以解决嘎查村集体经济及农牧民农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问
您对塔然高勒接下来的脱贫攻坚工作有着什么样的展望和期待?
一是持续推进项目建设。要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扶贫产业项目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要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加快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步伐。
二是持续挖掘优势资源。要统筹市直帮扶单位力量,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形成新的合力,在发挥“一盘棋”方面取得新突破。要打破包联单位、包联村之间的壁垒,为乡村振兴各项发展建言献策,带领所有党员干部群众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推动农村牧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访谈记者:吴博李彩骐)
本期编辑:刘焱
编校:倪倩
编审:张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